什么叫做首檢?首檢是指在生產前針對首件(通常是3-5pcs)進行的巡檢,其目的是防止系統性風險產生批量的不良(如工藝不良,設備或工裝不良,來料不良,及作業不良)。生產前進行的針對首件的檢驗。特別針對依賴設備及工裝等易產生系統性風險的工序,如流延等。可能產生批量不良的工序,如自動機等。
首檢容易出現的問題:只重視產品,不重視來料及工裝,工藝,結構及性能測試問題。作首檢合格卻未完成首檢程序,無首檢報告,導致出現問題時無法追溯和分析原因。首檢不合格未立即報告。下面詳細講解巡更巡檢系統容易遇到的問題。
□首檢的風險控制
在首檢后首批下線的50-100pcs產品進行跟蹤和復檢。對首檢異常和有關部門不配合要立即逐級上報,直到問題得以解決。在巡檢中發現問題首先查首檢相關記錄和必要時及時進行復檢。
巡檢及其注意點
□什么是巡檢?
巡檢是指在產品首檢合格后進行定時的按指定的項目實施輪流檢查。巡檢實施要點是首檢必須合格,且程序完整。新的產品,新的設備及工裝,新的來料和有異常的來料(如經評審的物料),新的員工,及不穩定的過程中的變更,如生產中途修機,更換材料,變更工藝,換人,調試設備等。
巡檢容易出現的問題:異常未解決,上次異常未關閉,忘了確認改善效果,又進行生產。對前次異常未解決的生產應拒絕其生產并立即報告。異常未找到真正的原因,不良產生的源頭仍在產生不良品。只注重產品的不良,不重視來料和工藝,設備工裝管理維護。只注重巡檢中抽取的樣品的不良,未對轉序的不良進行監控。只重視不良率,不重視不良分布。只重視重點工序不重視一般工序。對全檢工位監控及了解不足。
□巡檢的風險控制
盯住“新”:新人,新機,新工藝,新產品,新物料。對重點工位加大頻率從嚴控制,一般工位按正常頻率,一個也不能少。對全檢工位作為重點監控,將全檢工位的問題追溯到具體的作業崗位,從后面往前追查源頭,并加以控制是事半功倍的方法。定時對轉序產品按抽樣計劃進行抽檢,容易發現連全檢都沒能發現的問題。是真正有效地交叉控制抽樣風險的最好的辦法。發現問題必須及時通知下工序,以便下工序進行協防,把關,對臨時變更也應及時知會下工序。
□品質異常及其處理
不良率超過控制目標(根據產品及品質的不同發展水平而定,由主管以上人員確定)。實際報廢或損耗數較大,需要作出反應。首檢不合格或經調整后重新首檢后仍不合格。(首檢不合格后必須作出調整才可再次制作首件,未作任何機器,人員,作業,工藝的調整,再次首檢合格可能是假象,不能排除在量產中出現問題,達不到首檢的目的)
□品質異常管理容易出現的問題
品檢人員容易忽略對工藝,來料,作業,設備的異常問題的報告,只注重產品及不良率的異常。巡檢要及時發現,早發現,報告要準確。出具報告前要對5W2H要素查清查實。和生產現場管理有效溝通,進行停機或停產處理(按權限要求進行)。巡檢人員要跟蹤異常報告后的進展和有效性,無效或重發時立刻報告或越級報告。做好充分的準備,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,證明異常前后的數據及改善證明。
□抽樣風險怎么控制
由于產品質量的波動性和樣本抽取的偶然性,錯判是不可避免的,這種錯判的風險,稱為抽樣風險。抽樣風險的控制,對樣本數要盡可能的接近于批量數。巡檢中,對樣本數(通常是20pcs/2小時/每工位)在無法判定時可做擴大樣本數或做多次抽樣及請組長復檢。針對不同的抽樣對象特征,采用合適的抽樣方法,及必要時采用兩種以上的抽樣方法,以起到自我復檢的作用。
如需要了解電子巡更、巡更棒、巡更系統、巡更、巡檢的可繼續關注慧友安的動態,我們會隨時更新,及時上傳客戶的使用反饋體驗,無論是簡單的修改,還是復雜的功能定制,我們都可以快速地為您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。我們堅持:“您提要求,我們來做”為服務宗旨。我們已為100多家公司進行OEM、ODM研發生產。